日曜日, 10月 03, 2010

最佳答案:
过敏鼻炎 脱敏止涕

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。这种人一遇冷空气,花粉等刺激,就会鼻流清涕,喷嚏不断,鼻塞不通气,发作起来使人很不舒服。医学上把此病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,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。常年性症状可随时发作;季节性其症状仅在某一季节发病,但症状较重,常伴有眼痒流泪,咽痒咳嗽、甚至哮喘等。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以青年人较多见。

过敏性鼻炎的病因有遗传因素,本身就是过敏体质,加之接触变应原。如有些患者遇到尘埃、花粉、真菌、动物皮毛、化学粉末等;或吃面粉、鸡蛋、牛奶等;或服用磺胺药,水杨酸类药物,或注射青霉素、链霉素、血清;接触油漆,皮毛、氨水等都可以引起过敏。另外,冷热变化,温度不凋,阳光或紫外线刺激也可以引起过敏。因此.过敏性鼻炎患者要想减少发作,就首先搞清楚自己对什么过敏,才能避免接触,预防本病的发生。

根据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典型症状,与中医的“鼻鼽”病相似。中医在治疗方面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,具有副作用少,见效快,不易复发的特点。常分成三型辨证施治,第一,肺气虚寒,主要症状为:鼻腔奇痒,喷嚏连连,继则流大量清涕,鼻塞不通,嗅觉减退.病者平素恶风怕冷,易感冒,反复不愈。伴见倦怠懒言,气短音低,或有自汗,面色晄白。中成药可选用玉屏风丸、补中益气丸治疗。汤药可选用经验方:

生 芪12g 白 术10g 防 风10g 苍耳子10g

辛 荑10g 白 芷10g 薄 荷6g

水煎服,每日2次,每次150ml。

第二,肺脾气虚,主要症状为:鼻塞而胀,鼻涕清稀或粘白,嗅觉迟钝,双下鼻甲粘膜肿胀,色苍白或灰暗。患病日久,反复发作,可伴头重头昏,气短,四肢倦怠,食欲不振,大便或溏,舌质淡或胖大,苔薄白。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丸、人参健脾丸治疗。汤药可用经验方:

党 参15g 茯 苓lOg 白 术10g 生甘草9g

诃 子10g 五味子10g 辛 荑10g 生黄芪10g

苍耳子10g 藿 香10g

水煎服,每日2次,每次150ml。

第三,肾虚,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常见此证型,主要症状为:鼻痒不适,喷嚏连连,清涕难敛,早晚较甚,鼻粘膜苍白水肿。常伴有腰膝酸软,四肢乏力。中成药可选用强肾片、六味地黄丸治疗。汤药可选用:

熟 地10g 生 地10g 茯 苓10g 山萸肉10g

泽 泻10g 山 药10g 丹 皮10g 辛 荑l0g

苍耳子10g

水煎服,每日2次,每次15ml。一般常见的过敏性鼻炎都可以采用以下内服外用法治疗,内服方药:

黄 芪40g 法半夏10g 防 风10g 白 术10g

白 芍12g 茯 苓10g 桂 枝10g 白 芷5g

五味子6g 细 辛2g

首先将药用冷水浸泡20分钟,煎沸20分钟,1天1剂,早、中、晚3次分服,每服150ml。

外用方药:炒苍耳于5g,辛黄5g,白芷30g,薄荷2g,藁本5g。将上药共研成细末,每次o.3至o.6g,吹入鼻腔,1天3次, (吹药可用空的喉风散瓶,放人药末,用时先把鼻涕擤出来,再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洗净鼻腔后,喷药末于鼻腔内)。

对于过敏性鼻炎,早期治疗,预后良好。如晚期合并有鼻窦炎或鼻息肉,治疗效果不佳。本病应注意锻炼身体,无论冬、夏都用凉水洗脸,增强抗寒能力。冬季外出戴口罩,同时预防感冒的发生。平时还应注意少食生冷鱼虾等物。观察、寻找诱因。发现易感因素,应尽量避免。


回答时间 2008-06-13 07:05:58


下面的方子不错,可以一试

验方一

组成: 柴胡9克 香附9克 川芎9克 当归9克 赤芍9克 苍耳子9克 辛夷花9克 白术9克 黄芪18克 白芷克 生甘草3克

制用法: 将上药浸泡30分钟,放文火煎熬,沸后15分钟取汁,每剂药煎2次,2次煎液混合备用。每日1剂,早晚各服1次,温服。

主治: 血管运动性鼻炎,咽鼓管闭塞。

验方二

组成: (1)芪术汤 北黄芪30克 白术12克 防风10克 党参15克 茯苓15克 甘草8克 苍耳子12克 辛夷花12克 白芷12克 杭菊12克 木通12克。(2)碧云散(《医宗金鉴》方) 鹅不食草 川芎 细辛 辛夷花 青黛

制用法: 芪术汤。用水3碗半浸药,煎至1碗半,备用。碧云散各药共研极细末,装瓶备用。芪术汤,日服2次,早晚服。碧云散每日3~4次涂入鼻中,每次0.1克,涂药时,仰卧于床上,分别将药涂于两侧鼻腔,涂药时停止呼吸,以免将粉喷出或吸入。涂碧云散后,即引起喷嚏流清涕,1分钟内消失,应坚持上述内外治法,2周后,开始见效。

主治: 过敏性鼻炎。

加减: 如症见腰疼痛,手足冷者,加山萸肉12克,熟附片15克;血虚者,加首乌25克;头痛加川芎10克,牛膝15克;喘者加紫菀12克,附子15克。


0 件のコメント:

コメントを投稿